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正文

一直被失眠困扰?试试医圣张仲景留下的这个方子

2024-11-05 来源:华佗健康网

巧用酸枣仁调整睡眠

撰文 冯玉桥 黄 力

摄影 张新水

编辑 保健君

辗转反侧不能入睡,睡着后易被惊醒难以再次入睡,因前一天未休息好第二天昏昏沉沉……不少人被睡眠问题困扰着。

本文就从中医的角度看看失眠的解决方案。

中医将失眠称为“不寐”“不得卧”,指的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。它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、睡眠不深、易惊醒、早醒、多梦、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、白天嗜睡等。

辨证施治应对失眠

中医在治疗失眠时,注重辨证施治,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。中医将失眠分为以下证型。

第一,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,可见乏力、心悸、面色苍白或萎黄,这种类型的失眠可以用归脾丸、补中益气汤、当归补血汤等进行调理。

第二,阴虚火旺型引起的失眠,可见烦躁、心烦、多梦、舌红苔少等现象,可以用天王补心丹和酸枣仁汤等进行调理。

第三,心胆气虚、胆郁痰扰引起的失眠,症见心慌、易受惊、不安,可以用安神定志丸或者温胆汤进行调理。

第四,脾胃不和引起的失眠,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云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,患者有胃部不适症状、口臭等,可以用保和丸调理。

第五,如果是属于心火亢于上,而肾水不足于下,引起心肾不交,出现了失眠,症见头晕耳鸣、腰膝酸软、潮热盗汗、五心烦热、咽干津少、男子遗精、女子月经不调,可以用交泰丸进行治疗。

有睡眠问题者建议到正规中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,请医师辨证施治。

酸枣仁汤治失眠

东汉医家、医圣张仲景开创了从肝论治失眠的先河,《金匮要略》中说:“虚劳虚烦不得眠,酸枣仁汤主之。”肝血不足,则魂不守舍,心失所养,加之阴虚生内热,即出现虚烦失眠、心悸不安。血虚无以荣润于上,每多伴见头目眩晕、咽干口燥,治宜养血以安神、清热以除烦。

方中重用酸枣仁为君,以其甘酸质润,入心、肝之经,养血补肝、宁心安神;茯苓宁心安神,知母苦寒质润、滋阴润燥、清热除烦,共为臣药,与君药相伍,以助安神除烦之功;佐以川芎之辛散,调肝血而疏肝气,与大量酸枣仁相伍,辛散与酸收并用,补血与行血结合,具有养血调肝之妙;甘草和中缓急,调和诸药为使。共奏养血安神、清热除烦之效。

中医认为,生酸枣仁味甘、酸,性平,具有养心补肝、宁心安神、敛汗生津等功效,可用于虚烦不眠、心悸多梦、津伤口渴等病症。

炒酸枣仁通过炮制后养心安神作用更强,尤其适用于兼有脾胃虚弱和多汗体虚的人。因此,炒酸枣仁通过养肝益肝、调和情绪,从而改善失眠。

现代药理研究显示:

炒酸枣仁中的多种成分(主要包括酸枣仁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)具有镇静催眠作用。

酸枣仁皂苷通过调节血清素系统、抵抗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信号通路以及上调GABAA受体的表达等机制,发挥催眠作用。

黄酮类化合物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,以及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,发挥催眠作用。

另外,炒制后的酸枣仁,酸枣仁皂苷A和B的含量较生品升高,进一步增强了其镇静催眠作用。

生活中酸枣仁的妙用

01、直接服食

除了酸枣仁汤,生活中单用炒酸枣仁也可以改善睡眠。

● 将炒酸枣仁研磨成细粉,直接食用,这种方法简单便捷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一次性吃太多,以免引起肠胃不适。

● 将5~10克炒酸枣仁研磨成细粉后,用少量开水调成糊状,或者与奶粉混合,睡前半小时服。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炒酸枣仁的药效。

02、酸枣仁药膳

将炒酸枣仁与其他食材一起制作成药膳。炒酸枣仁治疗失眠的药膳有多种方式。

枣仁莲子饮

材料:炒酸枣仁15克,莲子12克,大枣6枚,冰糖适量。

做法:将炒酸枣仁、莲子、大枣分别洗净,一起放入砂锅内,加清水适量,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约30分钟,加入冰糖调味。

功效:本药饮具有健脾补肝、养血安神的功效,适合肝血不足、食欲欠佳、心烦不寐的人群食用。

酸枣仁粥

材料:炒酸枣仁15克,粳米100克,冰糖适量。

做法:炒酸枣仁洗净用水浸泡约30分钟,粳米淘洗干净与酸枣仁一同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粥稠,加入冰糖调味。

功效:酸枣仁粥具有养血安神、和胃健脾的功效,适用于因心肝血虚导致的失眠多梦、心悸不安等症状的人群。

食用时需辨证施治

虽然炒酸枣仁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,但因其功效以养心补肝为主,并不能治愈所有证型的失眠。也就是说,食用炒酸枣仁同样需要辨证施治。

如果患者失眠比较严重,建议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
这里还要特别提醒大家,孕妇、哺乳期妇女以及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,进食酸枣仁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。

此外,在食用炒酸枣仁的过程中,如果出现不适症状,应该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

作者: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 冯玉桥

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主任医师 黄 力

阅读《中老年保健》杂志11月刊可了解更多详细内容

以上为《中老年保健》杂志原创作品,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!

此内容为医学科普,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