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编暖心提醒,音乐相伴更有感觉~
赵梦婕
门诊故事
父母带着刚上高中的小芃来到我的门诊。只见小芃戴着耳机,被父母拉进了诊室。他母亲安排他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,之后小芃一直都不曾抬头。
陪在小芃身旁的父母衣着得体,但面容并不舒展。小芃的母亲焦急地催促小芃说:“你快和医生打个招呼啊!”听到这句话,本来侧身对着我的小芃,立刻改为背对着我。小芃的父亲看到小芃的反应后很生气,张口就批评他不懂礼貌。此时,我赶紧抬手示意小芃父母先冷静下来。
我先问小芃:“希望我先和你父母交流,还是先和你交流?”
小芃快速回答:“你问他们吧!”
看到小芃的父亲此时又有批评孩子的冲动,我示意他别着急。我告诉小芃,我会先和他的父母了解基本情况。了解相关信息后我问小芃,在和我交流时是否希望父母在场。未等孩子回答,小芃的母亲就着急地说:“要不我们出去,你和医生好好聊聊?”
小芃说:“让他们出去吧。”他的父母边往外走边嘱咐:“你一定和医生好好说啊!”
这一场景经常出现在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中。急切的父母,看似满不在乎的孩子,折射出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困境。特别是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后,家长更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。
专心听孩子说
在和小芃的交流中我了解到,小芃最初因为人际关系、学业压力而心情不好时,会主动向母亲倾诉自己的困扰和感受,但他母亲马上就以“过来人”的身份,武断又强势地给小芃提出建议,并没有真正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。这也封住了小芃与母亲沟通的大门。
就像小芃告诉我的:“我只是想对我妈吐槽一下,谁想到她借此机会又教育了我一番,我以后再也不想和她说我的事儿了......”
相信这种情况不是个例。当孩子主动向家长倾诉自己的困扰和感受时,很多父母习惯于强势地给出一些建议,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想法和内心变化。
沟通是双向的,不是单方面灌输个人的思想和建议。当孩子有沟通意愿时,家长要暂时放下手边的事情,专心听孩子说一说。
孩子可能会倾向于描述事情,可能逻辑性不强,也可能会有成年人不能理解的想法和观念,这时父母不要急于打断孩子、加入自己的观点、做出评论或表态,可以鼓励孩子把话说完,尤其要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,然后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想法。这样做,会让孩子感到被尊重。
共情与非暴力沟通
家长倾听后,也要对孩子的话语有所回应。如何回应?这里有些建议:
1. 共情:也可以称为同理心,可以简单理解为“感同身受”。那么,如何表达共情?
使用开放式问题。开放式问题是在表达共情,更容易让对方感到尊重,有利于沟通,如:“遇到这件事,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?”不要选择封闭式问题,如:“遇到这件事,你是不是觉得特别生气?”
放缓节奏。把节奏放缓能让我们的想法跟上情绪。沟通时,有意识地把节奏放缓,也能让共情表达出来。
不要匆忙做出评判,让孩子把自己要讲述的故事充分展开。
关注非言语表达。沟通时要关注对方的坐姿、朝向、表情等。微笑是表达共情的方式之一,需要时也可以通过轻拍、拥抱等非言语方式来表达共情。
聚焦当下话题。门诊中,孩子抱怨最多的事情是,家长总喜欢“翻旧账”。所以,家长和孩子沟通时,不要总是旧事重提。
2.非暴力沟通:包括观察、感受、需要和请求四个重要的步骤。
第一步:观察。
比如,看到孩子玩耍时弄了一身泥土,家长常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。
观察式表达:“你的衣服上都是土。”
评论式表达:“你又把衣服弄脏了!你真是个邋遢的孩子。”
毫无疑问,评论式表达会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,妨碍亲子之间进一步的沟通。
第二步:感受。
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,是非暴力沟通的开始。同一件事带给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,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让别人了解自己,避免误解。建议家长尽可能地选择感受式表达。
想法式表达:“我觉得你像一堵墙。”
感受式表达:“我很爱你,希望你多和我说说话。”
第三步:需要。
我们进行沟通时,清楚地表达感受和需要,会让沟通的内容更加明确。我们只有把需要说清楚,对方才能积极回应。
比如,看到孩子没有把饭吃完的两种不同回应。
只表达感受:“你没有把饭吃完,妈妈很担心。”
表达感受及需要:“你没有把饭吃完,妈妈很担心,因为妈妈希望你健康成长。”
第四步:请求而非命令。
首先,我们提出的 请求越具体越好。其次,每次 只提出一个请求。最后, 需要对方反馈,以确保对方清楚我们的请求。
上述沟通建议并非固定模式,大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。家长一定要知道,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。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,接纳孩子的情绪,在孩子需要时给予帮助,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亲子沟通氛围。
来源:《大众健康》杂志
文: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 赵梦婕
策划:余运西
编辑:李君 管仲瑶
校对:李诗尧
审核:秦明睿 徐秉楠
喜欢就告诉我们您“在看”
本文经「原本」原创认证,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,访问yuanben.io查询【2SOE6020】获取授权